

夏日,行走在宕昌县沙湾镇雅园村八楞沟的乡间小道,附近山上野花烂漫,群蜂交织飞舞。村民李财生和妻子郭留香是宕昌县雅园村第一个养中蜂的农户。早在两年前,依托县委、县政府的产业扶贫奖励政策,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李财生创建了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养殖了300箱中蜂。 “2017年产蜜2000斤,收入8万元,2018年由于蜜源受春季冻害和夏季雨灾影响,无法大量生产蜂蜜,但我以繁殖和出售蜂种为主,卖出500多箱蜂群,挣了30多万元。今年,我要把生产蜂蜜和繁殖出售蜂群结合起来,收成有望再创新高。另外,我还吸纳了5户贫困户、1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帮助指导他们学习中蜂新法养殖技术,每年按照收成来进行分红……”细说着一年的收入,李财生更加信心满满。
近年来,宕昌县把产业扶贫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
通过政策设计、资金落实
督促指导等措施
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双赢的特色产业脱贫之路
示范引领 以点带面 在南河镇脚力铺村建成规模达到260群的极具示范性、推广性和观摩性的大型标准中蜂养殖示范蜂场,达到了全省中蜂养殖蜂场的最高水平,南河镇中蜂产业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宕昌县中蜂养殖数量从2017年高峰期4.3万群,增长到2019年高峰期6.8万群,增长58%;蜂蜜单群产量从5.2㎏提高至7.5㎏,提高了44%;中蜂新法饲养率从2017年的28%增长至2019年的57%,增长29%;全县336个行政村其中建立两委领办养蜂专业合作社的村达197个,覆盖率为59%。 2018年7月 “宕昌百花蜜”高端新品在“兰洽会”正式推出 2018年8月 “宕昌百花蜜”正式通过 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2018年9月 宕昌县600吨蜂蜜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式立项 2019年6月底将正式投产 …… 从养殖生产、技术培训 示范基地、品牌建设 精深加工、市场销售、外贸合作等方面 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 宕昌县也被评为全省五个养蜂产业重点县之一 产业为媒 政策为盾宕昌县中蜂产业
行政村建立“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利益联结带贫机制,采取蜂群托管、托养,订单养殖等形式,并使用新式蜂箱当年新发展中蜂100箱以上的,每箱一次性补助村级集体经济养蜂产业发展资金100元,2017年核定发放中蜂养殖贫困户补贴136万元。2018年政策调整,对养殖规模超过100群的村两委领办的养蜂合作社,按每群补助3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2018年核定发放中蜂养殖补贴220万元。 2019年,宕昌县村两委领办养蜂合作社的2万群中蜂均纳入“一县一品”特色保险之中,每群保费50元(意外死亡赔偿1000元),合作社只缴纳5元保费,县财政承担45元。 养蜂补贴及保险政策的实施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的 养蜂积极性和信心 技术培训 项目支撑 2015年以来,宕昌积极邀请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专家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工作,让传统中蜂养殖户参加高水平的培训班;充分挖掘和调动全县中蜂养殖大户和能人,组成“土专家”服务队,到村民家里现场讲解、现场示范,手把手教技术、讲经验;依托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标,举办大型养蜂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实习和外地观摩;每年从甘肃省蜂业总站、天水师范学院、陇南中蜂培训学校等积极争取名额,派遣宕昌县具有发展潜力的养蜂能人。 2017年以来 宕昌县争取国家“三区人才” 蜂业团队专项支持20万元 全省中蜂养殖全产业链项目10万元 省级重点研发院地共建项目 “黄芪蜜蜂授粉专项”30万元 并且立项启动了建设600T蜂蜜生产线项目 品牌培育 内联外引 2018年8月,“宕昌百花蜜”正式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之后,采取“宕昌百花蜜”广告语征集、淘宝直播等方式对宕昌百花蜜进行大力推介,达到了很好的品牌建设、宣传和打造效果。 在产品销售上“内联外引”,宕昌县组织召开全县中蜂蜂蜜产销对接洽接会,邀请了河南、陕西、宁夏以及我省的8家蜂产品知名企业出席,全县近百名蜂农参会,达成了40吨240万元的中蜂蜂蜜供销合同;协调联系全国蜂产品生产著名企业南京九蜂堂集团董事长一行来宕昌县考察中蜂养殖及洽谈蜂蜜高端生产加工销售合作事宜;2019年5月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宕昌县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健康产业集团就联合成立跨国蜂业股份制公司进行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 澳新集团与羌源富民公司的最终联手 将会优势互补 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发挥协同效应 对进一步推动宕昌产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